立即注册 登录
海归直聘APP|海归集团|海归协会全球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吴锦宇(意大利)的个人空间 http://bbs.haigui001.com/?3488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参加集体劳动争议处理与规制国际研讨会

已有 154 次阅读2011-12-19 21:07 |

 2011年12月17日上午,“劳资冲突与合作:集体劳动争议处理与规制国际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第一报告厅隆重开幕。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剑桥大学达尔文学院、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联合主办,并获得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关系司、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荷兰王国驻华大使馆、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和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等五家单位的支持。中国人民大学杨慧林副校长,中华全国总工会张鸣起副主席,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关系司邱小平司长,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霍百安局长,英国剑桥大学达尔文学院院长William Brown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常凯教授先后为会议的召开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教授主持了开幕式。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教授主持开幕式


杨慧林副校长在讲话中代表学校对与会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经验表明,劳动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能否建构一个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如何预防和处理劳资冲突,有效促进劳资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近些年来,很多国家也饱受罢工等劳资冲突的困扰,中国也是如此,因此,就这样一个问题加强国际交流和对话、进行深入的学术讨论就显得非常必要,意义也非常深远。共有来自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法国、荷兰、韩国、奥地利、巴西等十多个国家的三十多位外国专家出席,其中包括现任和几位国际产业关系学会的前会长。这是中国大陆劳动关系学界有史以来学术规格最高的一次会议。相信这次会议的召开,将对进一步推动中国劳动关系专业和劳动关系学科的国际化水平和长远发展,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杨慧林副校长还介绍说,中国人民大学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一所著名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劳动人事学院成立于1983年,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在以赵履宽、曾湘泉、常凯等一大批劳动问题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建立了一个高水平的研究团队。劳动人事学院也成为中国劳动经济和劳动关系问题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基地。去年,劳动人事学院承办了中国人民大学了第10届人文社会科学论坛,并举办了全球首届劳动科学院院长论坛。全球三十多位院长在会后共同发表了北京宣言,在国际上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这次会议,应该是继去年的论坛和北京宣言之后的又一次盛会。


中国人民大学杨慧林副校长致辞并发表讲话


全国总工会张鸣起副主席在讲话中提到,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劳动关系运行形式发生了许多变化,其中以集体劳动争议数量上升,停工事件大量发生为主要特点。他提出,当前有两个问题尤其值得大家关注和研究,一是当前应高度重视、深入研究中小企业集体劳动争议的处理问题。二是,积极倡导合作双赢的目标,建立完善集体协商制度。最后,张鸣起副主席还表示,当前的劳动关系运行状况,对工会的组织建设,工作方式、工作理念等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工会事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中国工会期盼与社会各界携手合作,共同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利益作出应有贡献。


全国总工会张鸣起副主席发表讲话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关系司邱小平司长在致辞中指出,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领域都出现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一些国家甚至引发了比较激烈的劳资冲突和对抗,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世界各国目前仍然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我国,特别是随着我们新生代劳动者利益诉求和表达方式的变化,集体劳动关系问题开始凸显,一些地区因为职工要求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而引发的集体停工,也时有发生。这个应该说是中国特定发展阶段上出现的特定问题。目前在中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大政方针已经确定,政府应与社会加强交流对话、沟通合作,来共同对劳动关系进行有效地干预和规制,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关系司邱小平司长发表讲话


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霍百安局长在致辞中提出,全球的经济现在面临着自1930年大萧条以来最可怕的危机,现在危机还在继续进行,这已经在很多国家粉碎了人们的信心,劳资关系的体制在很多国家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在过去的十年当中,中国的集体谈判这样一些机制得到了充分的巩固和发展。中国雄心勃勃的十二五计划,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劳资关系的改善问题,通过劳资关系的改善,来改变收入的分配,同时快速地提高大多数工人的工资,尤其是那些低工资的人。这样可以缩小贫富差距,也会对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做出贡献。面对这样的目标,面对体面劳动的需求,相信中国将会找到它自己的解决方案来应对这样一个经典的挑战,也相信在这次会议结束的时候,我们对于未来会更有信心。


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霍百安局长发表讲话


英国剑桥大学达尔文学院院长William Brown教授演讲中提出三方面的看法:其一是,随着西方国家进入到了经济的萧条,业率在上升,人民的反应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因为现在在很多的地方已经不存在工会可以通过工会来表达他们的诉求。其二是,这次会议的目的并不是站在西方立场上来告诉中国应该做什么,而是相互分享经验,分享知识。其三是,解决劳资冲突,工会和集体的协商具有重大的作用。我们现在面临着国际和平稳定,面临着潜在的威胁,这对任何一个人来讲都不是什么好事,需要工会来保护弱势的群体,这一点比过去更加地强烈。当前的挑战就在于如何可以使有效的工会和有效的程序结合在一起,来减少劳资的冲突。


英国剑桥大学达尔文学院院长William Brown教授发表讲话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常凯教授在演讲中提出,这次会议,起因于五年前与Thomas Kochan教授对谈时对劳工权益保障以及劳工政策现状的共同感受,确定于一年以前和William Brown教授一次讨论。借助这次会议,希望能和各国的著名学者,在一起共同研究、共同探讨,希望能为中国的劳工政策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持和理论依据。常凯教授进一步指出,由于在劳资关系学界出现断层现象,当劳资矛盾与冲突问题成为整个社会的最突出的矛盾的时候,劳资关系学界的作用发挥的并不是很明显。在当前的国际背景下,劳资关系学界,劳资关系学科需要复兴,需要更多地发挥作用,需要在处理劳资冲突、劳资矛盾当中,能够在理论上给予更多的解释。因此,本次会议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这样一个会议,能对劳资关系学界发展更多地发挥推进作用,对于发挥劳资关系资深学者的作用,对于培养新的一代年轻的学者,能够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能够提供一个平台。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常凯教授发表演讲


大会主题发言分两节进行,每节各有五个精彩演讲。上节由华威大学劳动法研究中心主任Alan Neal教授主持,前日本中央劳动标准委员会主席、前国际产业关系学会主席Tadashi Hanami教授做了题为“全球危机下的集体劳动争议”的演讲,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原副院长冯同庆教授对“中国集体劳动争议的敏感问题与理智出路”做了精彩分析,前国际产业关系学会主席、悉尼大学荣誉教授Russell Lansbury先生的演讲题目是“全球汽车装配产业的冲突与合作”, 香港社会保障学会梁宝霖会长的演讲题目是“非正式工人的政治性集体谈判力量构成:东南亚地区非正式工人组织”, 阿姆斯特丹大学法学部教授、阿姆斯特丹高等劳动研究所主席Evert Verhulp先生则分享了“嬗变环境中的荷兰工会”的相关经验。下节由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田小宝教授主持,多伦多大学产业关系及人力资源管理中心主任Anil Verma教授分享了“加拿大的谈判经验”,韩国劳动研究院Kiu Sik Bae研究员介绍了“韩国集体劳动争议及争议解决体系”, 英国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委员会Gill Dix高级研究员的演讲题目是“变化与相容:英国工作场所冲突纠纷解决”, 浙江省工会干部学校徐小洪教授分析了“中国体制外工人的‘结社’模式”, 伦敦国王学院法学院Keith Ewing教授则做了题为“罢工权作为‘基本劳工权利’之虚与实”的演讲。


研讨会大会会场


此次年会将持续两天时间,随后将分三个分论坛就“国内外劳动关系状况”、“工人行动与工会改革”、以及“劳动争议处理与规制”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此外,这次研讨会还设置了“中外专家对谈”环节。本次对谈的主题是“国际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势及劳动关系学界的任务”,由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教授和国际产业关系学会主席、悉尼大学荣誉教授Russell Lansbury先生共同主持。参加对谈的中外专家包括:前国际产业关系学会主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Thomas Kochan,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常凯教授、英国剑桥大学达尔文学院院长William Brown教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主任乔健副教授,前日本中央劳动标准委员会主席、前国际产业关系学会主席Tadashi Hanami教授、伦敦国王学院法学院Keith Ewing教授、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高级研究员Chang Hee Lee博士等7人。
劳动人事学院劳动关系教研室主任李丽林副教授,彭光华副教授主持了第二和第三分论坛,程延园教授、黄伟博士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调整机制”、“中国汽车产业的雇佣关系管理---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为题发言。


中外专家对谈会场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劳动关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最显著的就是相当一部分国家的工会与集体谈判覆盖率大幅下降,劳资双方的力量再次呈现不平衡态势。2007年全球经济危机后,劳资冲突在世界范围内尖锐异常,欧美等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集体劳动争议此起彼伏,调节集体劳动关系的传统方式遭遇了现实的挑战。对中国来说,尽管2008年我国先后颁布并实施了《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劳动法律,然而这些法律更加偏重保护工人的个体权利,工人的集体权利并未得到有效保护。近年来中国的集体劳动争议数量居高不下,大规模的集体行动时有发生,中国劳动关系同样面临着现实的巨大挑战。我们希望通过有效的劳工政策避免和化解冲突,加强劳资双方合作。因此,如何应对集体劳动争议并弱化其对劳动关系格局的影响,已然成为全球性话题。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相关先进经验值得中国政府、雇主以及工会学习借鉴。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本次国际研讨会为中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劳动关系和劳工问题专家、学者建立一个交流平台,必然会进一步推动国内劳动关系的理论研究,也一定会对推进中国劳动关系专业和学科的正规化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来自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香港社会保障学会、韩国劳动研究院、英国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委员会等机构以及中国人民大学、英国剑桥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英国华威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悉尼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多伦多大学、伦敦国王学院等国内外高校,共30余家单位,近百名正式代表,以及来自劳动人事学院师生共计400多人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开幕式。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于集团

海归集团是以国内海归及国外华人华侨留学生为主的内部交流平台,国家重要的招才引智机构,全球总部位于中国北京,在海归圈内享有至高的荣誉与地位。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可信网址,诚信网址

集团全权委托北京(上海)尚公律师事务所为官方法律顾问,保障集团在全球各地的权益。

交流工具

客户端

新浪微博

手机微信

© 2009-2021 海归直聘APP|海归集团|海归协会全球官方网站.京ICP备2020046083号-1.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1032
  • 在线客服系统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