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月 发表于 2011-9-21 19:59:09

回国了解了一下学术圈的情况

<DIV>&nbsp;</DIV>
<DIV>&nbsp; 上个星期刚从国内回来,在国内某顶尖大学呆了两个星期,获得了不少一手信<BR>息,简单说说。<BR>一、学术经费超增长<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去的某系(其实现在已经是学院了,本不想设院,可别的学校都改了,也就<BR>从大溜了),乃工程专业,90多个faculty,科研经费这几年的增长只能用"迅猛"来形容。2008年是1.1亿,2009年1.2亿,2010年猛增到2.5亿。数字出自内部资料,绝对真实,这还不算在该系管理下外拨(给合作单位)的经费。<BR>二、学术论文大跃进<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很多在美国的同鞋,包括我本人在这次回去之前,仍然以为国内虽然钱多了,<BR>可科研水平还很落后。但该系的科研成果汇总,让我刮目相看。该系SCI文章数,2008年112篇,2009年155篇,2010年206篇。其中2010年在影响系数超过4的Journal上发了50篇之多,IF>4在我们领域基本上是代表最高水平了。几个我的70后同学,土博,出来呆过2年,现在都已经是副教授,从文章水平来说,基本上够申请美国一流公立大学AP了。<BR>三中国特色的大学编制<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大家可能说了,90多个faculty,一年发200篇sci,人均也只有区区2篇啊。但<BR>要知道,国内大学里还有相当数量的中老年教授,当年在不同环境里培养出来的,基本没有发sci的能力。还有相当一部分faculty,是以工程项目为主要任务的,发sci的能力也基本为零。<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说到产业口的faculty,这个是中国特色。目前产业届的科研水平仍然比较弱,<BR>很多大规模、高难度的建设项目,公司和设计院都没有能力单独完成,技术水平不够,因此需要科研院校协助完成,甚至在科研院校主持下完成。这样,大学就承担了很多咨询设计的任务。社会有需求,国家有政策,学校有效益,大学何乐而不为?<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其实学企不分,教授不踏实做学问,一心搞项目的问题一直都有,现在其实已<BR>经比以前有了进步。主要是学校把工程faculty和科研的faculty分开,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考核指标,其次是科研经费大幅增加,极大增加了搞科研的积极性。<BR>四、科研资源配置高度集中<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visit的这个学院,有90多个faculty,据说其他国内一流的大学也都是差不<BR>多规模,科研经费也很多。而我在美国读PhD的学校,同样的专业(连系都不是,不要说学院了),也是美国top5,只有13个faculty,研究经费具体多少不知道,但估计人均一年大概不超过200k,还是比国内少很多。<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为什么中国学校院系编制如此庞大,经费如此丰富?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是<BR>中国的优质科研资源仍然过于集中。中国人口是美国四倍,而大学的数量只有不到1100所,不到美国的1/5,而有研究能力的大学就更少。基数少,国家科研投入又迅速增加,加上对一些重点院校的特别扶持政策,因此编制臃肿,经费集中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BR>五、中国特色的考评制度<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中国学校里那么多faculty,怎么评教授呢?这次回国我才算弄明白。国内学校<BR>对美国的tenure制度有很多讨论,但是实践的没有,至少我没听说过。我了解到情况是,评教授是按照竞争模式。每年每个院或系有一定的教授名额,一般情况是一个系一个,有一些学校特批名额,但很少。然后副教授们来申请,然后经过一定的考核审批程序,决定谁能评上。我个人认为这个方法还是比较合理的,大家似乎对这个制度也还认可,不过我也听到,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不少潜规则。我visit的那个学院一年好象是3个名额,目前有40多名副教授,也就是说副教授升教授平均要10多年。不过考虑到讲师到副教授只要0-2年,十几年爬到顶也不错了。<BR>六、近亲繁殖仍然严重<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大概也是中国学校的一大特色吧。记得我上学的时候,老师基本都是留校下<BR>来的。这次我回去一看,基本没什么变化,大概80%的faculty是本科在那里毕业的,不是土博,就是是出去之后兜一圈又回去的,or both。<BR>七、生活质量有待改善<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跟几个留在系里的同学聊,感觉年轻教师最concerned是房子。学校在北京,面对庞大人员编制造成的庞大需求,学校在解决教师住房问题上还是有很多执肘,主要是地皮难搞。年轻教师大多被安排在二、三十年前建的老公寓里面,基本是60平米左右的两室一厅,面积比较小。教师收入虽然不错,但自己买房子还是有点困难,都排队等着学校什么时候把新房子盖起来呢。所以一见面,总要问一句"你几号?"<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此外,因为工作繁忙,家里小孩基本是老人照顾,所以三代挤在那样的小公寓<BR>里,更显得局促。<BR>&nbsp;&nbsp;&nbsp;&nbsp;&nbsp; 说到工作忙,现在国内的人都跟上了发条使的,工业界学术界,男的女的,全都是早出晚归。跟一个中年教授一家吃饭,小孩都上高中了,跟我说她一年能见她爸的时间不到一半。另一个同学跟我说,他们平均一年要出差7、80趟,平均一星期一次还多。我这次好几个重要同学没看见,都是因为他们出国出差没回来。但国内的人似乎对这种生活乐此不疲,因为能出差已经成为了一种成功的标志。<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繁忙的工作也造成国内人对健康的忽视。我见到的那些同学几乎没有定期锻炼<BR>身体的,我说我在美国跑半马拉松,他们都觉得不可思意。国内人喝酒还是一如既往的凶猛,出去做项目必须喝酒,酒喝不好项目拿不到,钱收不回。做官员的就更要喝,我没统计过,不过我敢说酒量和升迁速度绝对有significant的正相关性。这种工作强度和方式下,健康状况可想而知。我见到的同学和老师里,3、40多岁身体就有问题的人不少。<BR>八、总结<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国内学术界的迅速发展是不可否认的,我预感在强大资金的支持和竞争压力下<BR>,科研水平将会有飞跃式的发展。但是我个人认为,目前的发展大多还是建立在模仿和追赶的模式上,想要有开创性和引领潮流的发展,还要相当长时间的投入和积累,以及学术文化和制度上的变革。</DIV>
<DIV>&nbsp;</DIV>
<DIV>【转自:千人计划网】<BR></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回国了解了一下学术圈的情况